大会报告文字实录
间隔: 5分钟  | 
手动刷新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01-24 10:18:22]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八)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加强地震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尊崇党章,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加强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支部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局党组实施意见。在局机关率先开展“作风建设月”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干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方法,选好主题,制定计划,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各单位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查找问题,掌握情况,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措施,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聚焦“关键少数”,突出抓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紧盯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完善纪检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审计干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做好改革发展各项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统筹做好工青妇、群团、保密、信访、档案和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2018-01-24 10:17:31]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七)坚持人才强业,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全面落实加快地震人才发展意见。加快完善职称评聘、分类考核评价、人才流动、青年人才培养等制度措施,进一步下放用人单位权限,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做好国家级人才工程遴选,加大国外访学研修支持力度。完善人才资金两级投入机制,落实好地震科技英才计划和全员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发挥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能承担起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重担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培养领导干部战略思维、大局意识、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能力和作风。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集中述职述廉制度。分级分类开展干部培训。加强干部监督,落实“凡提四必”。开展选人用人进人专项检查。建立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发挥“上挂下派”平台作用,统筹后备干部的选育管用,加强政治历练和艰苦地区、关键岗位以及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实践锻炼。 [2018-01-24 10:15:02]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着力提高依法发展和科学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法治思维。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宪法观念。出台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提高地震系统依法履职能力。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落实普法责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进地震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实施,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强化地震行业执法监督,提升执法队伍履职能力。落实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工作。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全面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推进《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修订。配合住建部加快出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推动地震资料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等部门规章的制定修订。加快制定修订地震预警、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强化地震标准化工作。出台加强地震标准化工作意见,修订地震标准化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加快推进重点急需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加强标准专家队伍建设,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引导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参与地震标准研制。有条件的省局要组建标准技术组织。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开展目标管理和工作效能考核,完善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加强政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管理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落实中央与地方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全力推进各级规划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试点示范。 [2018-01-24 10:11:51]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扩大开放合作。继续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地震科技创新意见。发挥科研院校、部门、地方和企业等的特色和优势,探索“5+6+1+N”的地震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发挥科研院所协调理事会作用,明确五大研究所主攻方向,组建2-3个特色鲜明的区域研究所。会同科技部完成地震科技2030发展规划编制。发挥科技委主动咨询和战略咨询作用。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资源,支持地震科技创新重点任务,促进科研业务融合。建立地震科学实验场,吸引国内外专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科学问题开展集中攻关,推进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拓展。统筹各类投入渠道,完善研究所科研基础条件,建好建强重点实验室。做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发射、在轨测试与数据分析工作。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强与部委、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落实重点合作任务。做好空间对地观测应用、信息化、地震保险等领域的工作。与科技部共同推进地震科技重大计划和重点项目,凝聚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关。深化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召开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做好“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推进建立“一带一路”地震合作框架。持续推进援建尼泊尔、老挝、肯尼亚地震监测台网及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开展东盟地区论坛合作项目城市搜索与救援高级培训及联合演练。继续巩固与俄罗斯、法国、德国等重点国家防震减灾领域的合作。 [2018-01-24 10:08:46]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积极推进震灾预防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体系,强化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能作用,协调指挥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应急准备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制度,制定修订有关标准,会同有关行业部门重新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范围,实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信息公示公开制度。积极适应“多评合一”工作机制,狠抓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落实。继续推进各级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研究制定地震部门公共服务清单。协调推进地震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落实预算编制和执行责任制,推进预算定额标准编制工作,建立完善项目预算评审制度。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配合开展应急救援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调整事业发展布局,推动局属单位职能、机构、编制调整。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8-01-24 10:06:01]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四)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改革顶层设计和试点示范。落实局党组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加快出台地震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加快改革试点步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他单位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积极推进。强化改革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督察考核机制,将改革任务的考核评估纳入目标管理。认真落实地震科技体制改革部署。推进工力所、地球所改革试点。推进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建设,转化推广先进减灾技术。深化防灾学院与研究所合作。试点推进业务中心和省级地震局创新团队建设。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赋予科研机构更多创新自主权,改进地震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地震业务体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任务分工,梳理业务流程,完善运行机制。以资源集约、服务高效为重点,以建强台网中心等“国家队”为抓手,着力提升地震业务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明确长中短临地震预测业务布局和任务分工。科学设计台网布局和运行维护、流动观测等职能任务分工,推动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推进台站管理改革。加强观测质量控制,强化监测、预报和科研服务的互动。 [2018-01-24 10:03:24]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三)着力提高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与服务效益。着力提高震灾预防能力与水平。开展第五代区划图实施情况检查。制定加快推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指导意见,继续推进重点区域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协同推进水库大坝等重大工程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制定地震安全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县建设,协同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农房抗震改造技术服务。推广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加强业务指导,推进市县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综合减灾水平。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和避让、防震减灾示范建设等标准编制。推进地震风险与保险实验室建设。全面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出台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意见,召开首届全国地震科普大会,组织地震科普展览与科普学术论坛,举办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科普讲解大赛等系列活动。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继续深入与中国科协合作,联合实施“互联网+地震科普”行动,共同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建设,将防震减灾科普纳入科技馆建设,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作品创作与推广。持续推进“六进”和“平安中国”等系列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宣传常态化和社会化。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的支持和教育。建立健全与媒体、公众有效沟通机制,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宣传。切实做好应急准备防范工作。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预案管理,启动《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和省级应急预案修订。改进灾情收集方法和灾害快速评估技术,升级改造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指导地方政府切实提升应急防范能力和水平。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地震应急管理培训班。强化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调用机制和兵力使用军地对接程。研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和列装制度,推进专业队伍分级测评。调整优化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任务,形成相互补充的培训网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与演练。出台指导意见,完善技术规范标准,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加强第一响应人等社会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2018-01-24 10:01:20]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切实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开展地震监测台网设计。发布台站标准化设计总体方案,开展台站标准化建设试点。编制地震仪器发展指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大地震仪器装备研发力度。加强观测设备入网列装及退出更新机制,推动国家地震计量站和仪器检测平台建设,强化装备观测效能评估。加强台网运行远程监控和仪器维修集约化管理。推进测震台网数据质量在线评估,逐步开展仪器定期校准标定。优化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发展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逐步改善青藏高原观测薄弱现状。推动京津冀地震监测一体化试点。扎实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在重点地区建立构造片区联合会商机制。重构地震预测业务流程,落实责任,联合多方力量共同会商。健全业务。引入新理念和技术,推进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尽快形成破坏性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力。实现与中国铁路总公司预警信息服务对接,推进核电等重点行业地震预警技术应用。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服务试点。加快推进地震信息化。完成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标准体系框架。编制地震行业云设施和数据管理设计方案。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地震网络安全设计,发挥信息化在事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组织历史模拟观测资料抢救工作。 [2018-01-24 09:57:58]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三、2018年工作部署。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地震灾害风险防范,着力提高防震减灾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学会用其蕴涵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谋划和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落实好局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意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在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向核心看齐上有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讲政治作为最高原则、第一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落实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意见。贯彻十九大精神,出台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科学制定发展纲要,研究建立事业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科学谋划事业现代化建设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明确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18-01-24 09:52:50]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三)形成全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合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确保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地震科技体制、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激发活力和动力。要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合作的发展格局,建立完备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多元治理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坚定不移加快地震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调动部门内外科技力量协同创新,不断创新地震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要坚定不移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全面深刻变革的光荣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坚韧不拔、扎实推进。 [2018-01-24 09:48:17]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要统筹协调,一步一个脚印,毫不动摇,毫不放松。到2020年,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落实“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加快改革步伐,加快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和地震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不断提高地震业务体系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的2020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地震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针对防震减灾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按照推进科技、业务、服务、治理四个方面现代化的要求,明确总体思路、指标体系、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发展举措,争取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确保2035年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技术先进、世界一流、保障有力的中国特色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2018-01-24 09:46:29]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要着眼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政府、行业、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作用的协同发挥。着重从科技强业、业务兴业、服务立业、法治保业四个方面统筹安排,一是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优化地震科技创新布局,统筹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开放合作、支撑引领、富有活力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推进地震业务体系现代化建设。要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地震业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业务体系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的现代地震业务体系。三是推进防震减灾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要着眼更好地满足全社会的安全需求,推进地震科技和业务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服务平台、丰富服务产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构建资源丰富、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防震减灾服务体系。四是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要完善防震减灾政策和法规制度,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落实防震减灾各责任主体法定职责,有效发挥地震部门主导作用,加快构建法制完备、多元共治、善治高效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要将其贯穿于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中。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核心驱动,起支撑引领作用,要以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地震业务体系现代化是关键所在,要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带动,优先发展。防震减灾服务能力现代化是价值体现,是事业现代化的力量源泉,要以社会化、智能化为着力点,加大力度。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是重要保障,要以法治化、责任化为目标,共建共治共享。 [2018-01-24 09:44:03]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找准方位,科学谋划,全力推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把防震减灾事业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人民对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着力构建适应国家地震安全需求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地震业务体系现代化、防震减灾服务能力现代化、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要统筹谋划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注重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相结合。在体系布局上要更加开阔,强调科技、业务、服务、治理的全面覆盖,省局、研究所、业务中心、市县地震部门要各司其职,突出特色、有所侧重,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在区域布局上要更加精准,强调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震灾害风险强弱地区之间相互协调,各地要把现代化建设融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重点推进,大胆突破、相互借鉴;在任务布局上要更加系统,强调目标要求、具体举措、制度保障、实施路径在国家、省、市县级的协同一致,研究建立现代化建设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上下贯通、明确责任,精准发力、狠抓落实。 [2018-01-24 09:41:25]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这是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地震灾害人员死亡风险仍居自然灾害之首,对经济社会发展潜在威胁不断加大。我们必须紧跟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成果,大幅提高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水平,切实提升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这是地震部门的责任使命。纵观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历程,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一直是地震部门职责任务。新时代,地震灾害及灾害风险管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勇于面对地震灾害风险挑战,创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全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和水平。 [2018-01-24 09:39:34]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提高防大灾、救大险能力,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总抓手”,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一)充分认识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更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日益增长需求。地震安全是人民安全需要的重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防震减灾事业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2018-01-24 09:37:50]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坚持开放合作,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构建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向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目标迈进。必须坚持人才强业,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过去五年,我们不仅有效应对了多次严重地震灾害,而且全面提高了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这些成绩,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东、中、西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仍不平衡。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够充分,社会资源和力量亟待凝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社会治理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防震减灾战略谋划不够系统深入,深化改革部署需要进一步落实,地震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与时代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2018-01-24 09:36:34]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四是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检查等工作常态化。25个省区市实施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新闻宣传常态化。地震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应急避难场所覆盖更加广泛。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12人次,获批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1个。选派160名科技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培养硕士博士生1千余人、本科生1万余人。队伍学历层次与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六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队伍“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明显增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中央专项巡视整改,不断压实“两个责任”,良好政治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2018-01-24 09:35:00]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一是落实主责主业有力有效。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全力做好震情服务与应急处置。地震速报信息服务受众升至亿级,应急保障服务产品更为丰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示范系统建成应用。高效完成60余次地震应急处置。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服务有力有效,地震监测预测应急减灾实效明显。二是服务国家战略成效明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第五代区划图,进一步提高全国抗震设防要求。完成30个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为50余个城市总体规划、1.6万余项重大工程把好抗震设防关。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惠及2400多万户。地震巨灾保险试点推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覆盖面更加广泛,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框架基本建立,“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科学台阵观测、主动源探测、亚失稳研究等取得重要成果。与20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还开展了援外台网建设、国外地震搜索救援。 [2018-01-24 09:33:45]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七)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管党治党责任有效落实。开展深化中央巡视整改专项行动。对24个局属单位开展巡视,实现五年巡视全覆盖目标。制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意见。理顺全局系统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管理体制,配强队伍。印发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实施意见,推动地震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监督执纪问责更加有力。开展全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信息大调查、问题线索大起底、廉政风险大分析、领导干部廉政信息大梳理、党务纪检干部大轮训。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规范问题线索处置,认真落实处理意见。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深入分析研究班子运行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落实“凡提四必”,严格干部选拔工作。严格规范进人工作。组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长(纪委书记)集中述职述廉。干事创业精神得到提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举办震苑大讲堂和领导干部宪法集体宣誓,认真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加强财务管理、保密、档案、信访等工作。重视和加强老干部工作。 [2018-01-24 09:28:56]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六)“十三五”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重大工程立项进展加快。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可研报告获得批复。完成山东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启动广东、山东两省现代化试点建设。福建、四川、陕西、河南等 “十三五”规划项目立项取得重要进展。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召开地震系统援藏会议,全面启动援藏工作,加强拉萨地区监测能力建设,首批援藏干部到岗工作。制定新一轮援疆工作方案,明确对口援助任务。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推进与天津、福建、陕西、青海等省(市)政府合作。完成贵州省局上划重组工作。 [2018-01-24 09:26:49]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五)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和地震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地震科技创新蓝图绘就。出台加快推进地震科技创新意见,联合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工程院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布局和方向任务调整,成立科研院所协调理事会,加快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完成局科技委换届。地震人才工程稳步推进。出台加快地震人才发展意见,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支持89名青年人才开展国际国内访学研修。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计划取得积极进展。与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设立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配合科技部编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启动“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等9个科技项目。电磁监测试验卫星2月2号将发射。高铁地震预警技术开始服务于京张高铁建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2018-01-24 09:25:42]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四)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局党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4个改革专项小组,召开8次领导小组会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化改革工作。启动福建局、震防中心等7个单位改革试点,特别是福建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率先推动科技、业务、行政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推进地震科技体制、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地震科技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强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能作用,督促指导各地指挥机构建设。成立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出台地震标准化工作行动方案,组建地震监测、震防、应急3个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强化局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和实施主体责任,全局预算执行率达94.9%。全面扩大开放合作。与水利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科技部、国土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共同推进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深入开展合作。联合铁路总公司研发新一代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与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推进地震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与珠海泰德公司联合研发海洋地磁场测量仪等。推动“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启动地震安全发展规划编制。与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拓展双边合作,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续签合作意向书。举办东盟地区地震应急救援研讨会,与新加坡救援队联合开展冬季适应性训练。 [2018-01-24 09:22:36]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三)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监测预报基础进一步夯实。建立滚动会商机制,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动态跟踪研判,较好地把握了震情趋势。完成全国强震动、地壳运动台网和北京测震台网等监测业务整合。升级改造地震台站340个,更新观测仪器186台套,建成西北和华南仪器维修中心。启动国家地震计量站建设。发布地震震级新国家标准。升级地震台网实时处理系统。组织人工智能余震捕捉大赛,启动历史模拟观测资料抢救工作。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完成十九大等重大活动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任务。震灾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开展雄安新区地震安全分析及抗震专题研究。完成重点地区6条活动断层地质填图及合肥、成都等5个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银川市人大立法对地震活动断层避让做出强制性规定。做好第五代区划图宣传贯彻,联合住建部门对规划、设计和施工审查等单位进行培训。山东、山西、贵州等地出台农村住房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完成农村民居抗震改造约190万户,惠及800余万人。减隔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北京新机场等1200余项重要建设工程。与保监会共建地震风险与保险实验室。创建完成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县16个、示范社区377个。实施“互联网+地震”行动,“平安中国”防灾宣导活动持续推进。地震科普进入中国数字科技馆,新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23个,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学校126所,创作科普作品76部。《地震探索之旅》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高效有序。四川九寨沟7.0级等重大地震应急处置及时得当,卓有成效。充分发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组织联合工作组、现场应急工作队和国家地震救援队赶赴地震灾区指导和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派出5个检查组,对10个省区开展地震应急准备检查。完成年度危险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举办华北“震安-2017”应急综合演练。开展地震专业救援队分级测评,完成省级以上搜救队伍培训30期近1600人次。修订《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出台医院地震紧急处置、中小学校地震避险和避难场所运行管理3项国家标准。 [2018-01-24 09:20:00]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以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防灾减灾救灾理论的升华,是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局党组多次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局属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贯彻,各地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召开座谈会,总结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深化落实措施。务实推进贯彻落实工作。出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意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的意见、加快地震人才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科学把握事业发展方向,统筹谋划和部署事业改革发展。 [2018-01-24 09:15:19]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营造良好氛围。地震系统认真落实局党组制定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5年来防震减灾工作,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展览。切实担当政治责任。局党组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制定实施意见,对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出台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实施意见,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召开党组会、视频会、中心组专题会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举办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纪委书记培训班,局机关全员轮训。党组同志带头宣讲,局属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十九大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畅谈学习体会,撰写学习报告,通过网站、简报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十九大精神和学习成果,形成了以上率下、全面推进、持续深化的生动局面。指导事业改革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总结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客观分析当前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谋划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各单位结合实际,谋划本地区本单位事业改革发展,推进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2018-01-24 09:14:32]

  • 郑国光 党组书记、局长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防震减灾工作,谋划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思路举措,部署2018年工作。会前,李克强总理对地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专门听取地震工作汇报,专门主持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他们都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地震工作,对新的一年地震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寄予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今天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和院校领导参加此次会议,体现了对地震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支持。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和地震系统一万多名地震工作者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作工作报告。一、2017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作回顾。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2018-01-24 09:11:40]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

京ICP备06029777号 中国地震局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