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活跃在地震预报岗位一线,是防震减灾事业的先锋队伍;他们心系人民安危,献身地震科技,是地震预报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奋发进取、朝气蓬勃,是地震行业发展的未来希望。他们,就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测震组。
如果说地震台网是地球的“听诊器”,那么测震组就是地球的“把脉人”。他们承担着全国地震活动性的中短期预测预报等任务,是台网中心的核心业务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3岁,10名成员中有8名党员,8名博士,是一支思想过硬、基础扎实的青年团队。
一、精益求精,平凡岗位坚守奉献
测震组日常工作繁杂,会商任务平均每年就有150余次,仅拿一次周会商来说,首先就要汇总分析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交的近200项异常,这是测震组一项最基础,但却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一项异常的认可与否常常关系到对一个地区发震紧迫性的判断。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只能逐项精确核实和系统梳理,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
对精益求精的追求,也常常伴随着坚守和奉献。组长孟令媛由于高血压一直连续吃药,高压不降,2017年元旦,一年没看到女儿的母亲很担心,专程从老家赶来看望。母亲来的当天,恰逢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会准备资料的关键阶段,接到紧急任务的孟令媛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元旦期间加班加点,组织全组人员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汇报得到了汪洋副总理的和郑国光局长的高度认可。但当孟令媛忙完回去,母亲却已回了老家,看到手机里的留言,孟令媛说不出的愧疚和感激:“看你没啥事妈就放心了,冰箱里有你爱吃的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
当今社会大部分行业追求的是“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但地震预报工作却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精雕细琢,只有一步步地严谨论证、科学研判,得出的预报意见才能是可信的。因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是分析预报工作的灵魂。
二、顶住压力,敢于担当不辱使命
地震预报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失败在所难免。芦山地震过后,网络上的“民间高人”自称可以成功预测预报地震,这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工作的质疑。面对这些质疑、面对生命灾难的沉痛压力,我们也会扪心自问,是否再努力一些就能挽救一些生命?就像梅世蓉老先生每次讲到唐山地震时,都会潸然泪下,哽咽不已。我们清楚,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想把地震预报做好。但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我们只有顶住压力、敢于担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不负人民,不负使命。
2016年4月,全球8天发生4次7级地震,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近期会不会发生7级地震?会在哪里发生?面对公众的一系列疑问,测震组必须快速给出回答。紧急时刻,李智超和臧阳发挥自身数学和编程优势,顶住了压力,快速给出了预测意见,为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吹风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事后,两个小伙子谈起这次应急工作,说“我们没来得及多想,只想着把自己能做的做好。”
三、开拓创新,执着攀登科学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先后作出23次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在视察地震局时,又给予了地震工作者巨大的鼓励。面对地震预报科学新的机遇和挑战,测震组一直以来,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大胆探索、力求突破。
前任组长周龙泉研究员,坚持将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到地震预报中,拓宽了预报思路;同时,大胆启用有能力的年轻人,培养和引领了一批测震领域的青年骨干。现任组长孟令媛,尝试建立基于概率方法的地震预测指标,努力将地震预报手段标准化、信息化,力求最大限度提升预测预报水平。两任组长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也带动了整个团队,全组累积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地震局科技星火项目,52项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61篇。多次获得“全国年度分析预报综合评比第1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等荣誉。
四、坚定信念,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地震预报科学探索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有过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我们也曾有过质疑,质疑地震预报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能否实现。但汪洋副总理告诉我们“要有耐心”,郑国光局长也反复强调:“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但是却不能因为是难题就不去做。”
是的,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艰难探索的每一步都是预报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们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让地震预报事业发展的脚步在这一刻继续前进,是全国千千万万地震工作者的初心。我们会直面地震预报,有耐心、有韧劲、有信心,持之以恒地探索和攻克这一世界难题。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行业精神引领下,我们愿做地震预报事业的排头兵,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地震预报事业无限的热忱,在防震减灾的伟大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