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世蓉,女,1928年4月27日出生,汉族,四川广安人。1952年重庆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地震学研究,195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受中国政府派遣,赴苏联留学,师从著名地震学家Ε·Φ·萨瓦林斯基教授,1960年从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地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地震科学研究;1970年9月调入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事地震分析预报工作;1971年8月担任国家地震局新疆地震预报研究队(地震预报实验场)副队长,1974年9月担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1978年任分析室主任;1980年1月被任命为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1988年起任名誉主任。
曾任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中国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常务理事,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科技委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高级专业技术评定委员会主任。
梅世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她将自己毕生精力投身于地震预报事业,孜孜不倦开展地球物理学研究和地震预报科学探索,在地震预报的实践和地震预报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5部专著,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8项。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梅世蓉先生是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奠基者和领军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梅世蓉先生主要致力于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理论研究。在世界上最先发现强震前的“地震空区”现象,提出可将其作为强地震发生的一种重要震兆;她根据对不同深度的地震P波、S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揭示了我国不同地区P波、S波的特征,并推断出我国大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幔可能存在两个间断面。在地震预报方法研究中,提出的集多学科之优势,开展地震综合预报的基本思想,一直被我国地震预报工作者广泛采用。
梅世蓉先生是将地震活动性研究应用于地震预报实践的开拓者。1966年邢台地震后,梅世蓉先生积极投身地震预报方法和理论研究,并将其付诸于地震预报实践。她提出的强震活动在时空上具有成带性、重复性、填空性和强震活动起伏的准周期活动特征等,至今仍然是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中的重要依据;她提出的利用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宏观震中和震级的方法,仍然是地震学研究中的经典成果;她关于大震孕育不同阶段中小震活动特点的论述以及“以震报震”的思路和方法,至今仍在地震预报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她对开展地震前兆观测及检测的思路对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梅世蓉先生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前身---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奠基人,地震预报探索的积极践行者。作为分析预报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她治学严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她高瞻远瞩,大力倡导地震预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地震预测的科学研究、野外观测和地震预报任务紧密结合。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她与同行们一道勇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地震预报探索,对松潘1976年7.2级等大震作出了较成功的预报,为减轻地震灾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力推进计算机在地震分析预报和地震速报工作中的应用,倡导建立“全国电信传输及数据处理系统”,加速了全国地震和前兆观测数据的汇集、交换及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地震科学数据的利用与研究;积极推进地震数字化仪器设备的引进及自主研发工作,为我国广泛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退休以后,直到2013年逝世前,梅先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以她为第一作者的20多篇论文和《中国地震预报概论》等三部专著。不仅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尤其我国地震预报的经验,而且致力于地震预报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坚固体“的孕震物理模式,把孕震物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膨胀、蠕滑与滑动的扩展及小尺度滑动的串通,联合、失稳破裂并阐明各个阶段,前兆异常分布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梅先生继续关心震情,支持局和单位的工作。
梅世蓉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她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她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任劳任怨。她尊重知识,珍惜人才,对工作一丝不苟。她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她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她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一生,是勤奋工作、不断进取的一生;她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她以渊博的知识,斐然的成绩,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崇敬和爱戴,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地震科技大家的风范!
梅世蓉先生是我们大家的良师益友,她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愈久弥新,激励地震科技人员克服困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继续勇于攀登地震预报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