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历程 历史的重任—郑国光写在中国地震局成立46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7-08-02 00:00:00             信息来源: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分享到: 更多

(郑国光系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

  46年前的今天(8月2日),国务院以国发文〔1971〕第56号,决定成立国家地震局(即中国地震局前身),统一管理全国地震工作。同时还先后组建20个省(区、市)地震大队或地震队,开展地震观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开启了我国地震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纪元。4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在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艰苦努力下,我国地震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值得记忆的日子里,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向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在曲折中成长

  国家地震局成立之初,凭借着中国科学院八个研究所(室)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对国家、对人民安全的高度负责精神,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利用土洋结合的简陋仪器设备,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吃尽了艰苦,奉献了青春年华,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长、中、短、临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思路和方法,并在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强地震预报中展示出能力,备受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然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强地震,夺去24多万名同胞的宝贵生命,使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陷入极度的悲痛和彷徨中。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国家地震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对大地震的全面总结,特别是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研究,对10多个学科的观测仪器与观测条件,各学科方法的预报效果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我国地震前兆识别、数据和指标,编写了《中国地震分析预报指南》《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等,建成了20多个地震遥测台网和全国大地震速报台网,使我国地震监测、速报、预报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老一代地震科技工作者为了建设这些地震观测台网和研究地震预报指标与方法,在边远地区风餐露宿,坚守奉献,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牺牲,在办公室挑灯夜战,默默无闻,甘于寂寞,奋力攀登,取得了踏踏实实的成果,为我国地震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和耿马连续发生7.6级和7.2级强地震,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再次打击着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的心灵。地震预报确实是科学难题,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同时也需要我们主动防御地震灾害的行动。国家地震局认真反思和总结,提出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的防震抗震四大工作环节,有力促进了我国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工作。

  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正式颁布实施,使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00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的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拓展了中国地震局工作领域和职责。2008年4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我国地震观测数字化、网络化,90%以上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到3.0级,又一次上了台阶。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初步形成,作出了20余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同时,全面推广地震灾害防御技术、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和抗御地震能力不断提高。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数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然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再次刺痛了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的心灵。近9万同胞生命和8000余亿元的经济损失,再次告诫我们,地震预测确实是科学难题,在继续探索地震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强化地震灾害的防御工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新格局,提升防震抗震的综合能力。

新时期担当重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了24次重要批示,去年7月28日在纪念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国务院每年召开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全面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今年4月12日,汪洋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到地震局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广大地震工作者,指导防震减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极大鼓舞了广大地震工作者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全国58%以上国土面积处在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风险区。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依然存在,“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持续聚集,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加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部分城市群位于7级或7级以上潜在强震区域,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人口、财富高度集中,地震灾害风险不断升高。人民群众越来越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生活空间,对减轻地震灾害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地震预测仍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重救灾轻减灾的思想还比较普遍,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地震局的职能从最初单一的地震监测预报发展到现在的防震减灾“3+1”工作体系,承担着《防震减灾法》赋予的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责,担负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防震减灾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去推动落实。需要以强大的社会管理推动重大工程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抗震设防监管、大震应急准备、救援力量建设、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等,以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活断层探查成果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抵御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管理与服务并重,充分发挥好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始终紧紧围绕主责主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实推进《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殚精竭虑,履职尽责,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必须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事物总是在不断改革中取得进步。当前,地震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的发展改革和压力日益加大,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 的境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决制约地震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和不足,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进一步提高认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大胆探索实践。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着力推进地震科技体制、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地震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活力,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

  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科技事业总体布局,夯实科技基础,加强科技供给,弘扬创新精神,完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激发地震科技创新的活力。紧紧围绕国家防震减灾战略需求,瞄准世界地震科技前沿,大力推进《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等重点科研计划。联合科技部编制《国家地震科技创新规划(2017-2030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设立地震研究专项基金,提升地震基础研究水平。联合国防科工局做好地震电磁监测后续卫星的规划与研制。联合有关部门举办“2018年第四届大陆地震暨汶川地震10周年国际研讨会”和“首届全国地震科普大会”。与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就“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长白山火山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地球深部探测科学研究、地震观测技术与工程科学研发应用、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地震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

  必须务实推进开放合作向纵深发展。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多,救援难度大,是一种综合性灾害,需要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统筹各方力量,综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更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有序参与,形成防震减灾多元共治新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格局。继续加强与40余个部门、地方及高校的务实合作,推进合作向纵深发展。推进与广东省、保监会、中国科协、安监总局、水利部等10余个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防震减灾专项规划》落实、广东省全国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联合深圳市政府筹备组建中国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推进与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就地震信息化建设、地震科技创新合作意向的落地。

  必须切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抓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工作。按照“好干部”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设立地震人才专项,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大力加强专家智库建设。营造开放合作、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弘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行业精神,满怀对人民的感情、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责任和追求砥砺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地震工作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7.28”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讲话要求,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震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保障安全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