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播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举行 “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8-05-13 11:00:44             信息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举行 “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朱宏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相信在昨天(12日)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汶川”刷了屏,十年前的种种再一次浮现于人们眼前。而不一样的是,人们从痛苦中汲取经验,不断地在探索和进步。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国加快地震研究的最新进展备受关注。从昨天(12日)开始到明天(14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而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初步研究成果和数据共享方案也会随之被展示出来。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地震学家,因发明了第一架地动仪而闻名于世。从外形来看,“张衡一号”的体积并不大,是一个长宽高约1.4米的立方体,重量也只有700多公斤。不过,它的“长相”却有点奇怪――单太阳翼,装载有6根伸展长度4米多的“伸杆”,看上去有点像一个“炸了毛”的卫星。“张衡一号”上的“伸杆”,可将有效载荷即一双双盯着地球磁场的“眼睛”,尽可能大距离地远离星体的位置,避免受到卫星本体器件的电磁“干扰”,这是提高“眼睛”探测精度的必要条件。简而言之,离卫星本体越远,受到的电磁“干扰”越小,“眼睛”里的杂物越少,“看”得也就越清楚。“张衡一号”卫星利用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等优势,可以探测到地震产生的电磁信号,探索研究提取地震前兆相关的空间环境信息,为未来建立地震前兆电子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进行技术准备,从而为科学家提供大量地震监测数据。 

  地震危害性极强,但地震预报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一些国家虽然研究了一些方法,但都不太奏效。而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境内地震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摆在科学家面前的地震短临预报有三大难题。从科研角度看,首先是地震事例太少、地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多制约以及理论的更新相对较慢。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地震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虽然都叫地震,但是单次来看没有共通性的特征,只知道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积聚的压力会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压力到多少算是临界点?到达临界点会有什么先兆?没有人知道。而“张衡一号”的发射就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这让我国成为目前全球拥有在轨运行的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地震预测”这道世界性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思路。 

  本次研讨会期间,中国地震局重点展示了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初步研究成果和数据共享方案。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介绍,“张衡一号”是我国首颗监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国家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张衡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我国具备了对全球电磁场的观测能力,有效支撑地球观测新方法的探测与发展,对人们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科学工具。 

  关于“张衡一号”,人们最关心的是它能否有效预测预报地震。对此,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直截了当地回答,目前利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尚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以前的地震研究主要是地面观测站,但是卫星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对全球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动态观测,卫星观测是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科学家发现,人类监测到的“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比如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监测不到。 

  因此科学家们就开始考虑利用卫星来监测地球磁场的变化,中国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表示,通过监测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进而为地震监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张衡一号”不能说是精准但是很可靠的导航工具。 

  “张衡一号”的发射入轨,实现了对我国全疆域地震的实时观测。目前我国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实际上,“张衡一号”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这颗卫星在天上“盯着”地球磁场,后者只要起了些许涟漪,就立即“上交”数据进行研究。鲜为人知的是,这颗卫星“站岗”所在的太阳同步轨道,是一个布满了电子、离子的电磁世界,受到太阳、月球引潮力以及地球中高层大气的扰动,常常是“波涛汹涌”。 

  赵坚表示,卫星在这里工作本就十分不易,还要探测磁场变化情况更是难上加难。想要精确“看到”地球磁场的细微变化,首先要求卫星本体的电磁信息“足够干净”。特别关注该卫星能不能按照预定要求实现在低地球轨道上高精度电磁洁净度的控制,在近地轨道电子场很强大的情况下,要精确探测地球磁场的细微变化,对“张衡一号”卫星本体的电磁洁净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不确定性需要控制在0.5个纳特,这个量级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10万分之一。经过对卫星在轨测试的分析比对,这项指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变化量小于0.4个纳特,为后续开展精确的地球电磁场测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研制类似的有高精度电子洁净度控制要求的新型科学卫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张衡一号”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的地震电磁信息分析,将为全球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天基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赵坚指出,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天通系列、中星系列、亚太系列的通信卫星,包括地球静止轨道的通信卫星。在近几次重大的抗震救灾应急通讯保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赵坚还指出,未来“张衡一号”所获得的科学数据将投入到国际合作应用中。

 

 

 

 

 

 

 

(责任编辑:冯杨洋)